震泽人文
游记散文 首页 > 震泽人文 > 游记散文
    每去一次震泽,我心中的遗憾和疼痛就加深一次。内心的凌乱和茫然乃至于使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述这种遗憾和疼痛?

  震泽是江南古镇。可是很多外地人来到江南后,大多直奔周庄、同里、南浔、乌镇而去,他们不会想到要去震泽。

  太湖的原名不叫太湖,而叫震泽。那么太湖的形成跟地震有关吗?无人能说清楚。待考。反正太湖现名不叫震泽了,而叫太湖,它把原来的称谓让给了跟水无关的震泽古镇。

  来过震泽的人发现,此“震”好生了得。它有“八景”,而且每一“景”都联结着一段悠远的历史,一幅曾有的桃花源般美丽的图景,一段古圣先贤传奇掌故——遗憾的是这些让震泽人说起来脸上写满荣耀的“八景”,除一“景”基本尚存外,余皆消逝在历史的废墟瓦砾中。今天我们看到的完整版的“八景”都在一本名为《震泽八景》的书上,那是现任震泽政府煞费苦心地组织专家调查、考证、编绘出来的。因工作关系,我多次去过震泽,每去一次都会拿到一本《震泽八景》,因此我的书桌上就有了好几本《震泽八景》。虽然是画“景”充饥,但这本书绝对值得开卷一读。

  好,让我们打开书本,赏读一下这些纸面上的风景——

  范蠡钓台。位于镇南蠡泽村。春秋时期,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,功成隐退,携美女西施“出三江、涉五湖”,漫游于太湖一带。两人途经蠡泽时,见这里烟波浩渺,鱼翔浅底,芦柳飘拂,便决定隐居于此,并请能工巧匠在水边砌造阶梯形高台,常常相拥垂钓于此。

  张墩怀古。震泽北郊有牛娘湖。今名长漾。湖中有一土墩,地广两亩,四面环水。传说这土墩很是神奇,水落不见其增,水涨不见其减,乡人称其为“浮玉墩”。如玉漂浮在水面上也。唐代诗人张志和被贬职后隐居江湖,自号“烟波钓徒”。一日闲游至牛娘湖,在浮玉墩终日垂钓,迷上了宜居宜钓的玉墩,便在这里结庐定居。于是,此墩因人而成名墩,常有颜真卿、陆羽等文人雅士慕名集聚于此,饮酒作赋,诗词唱和。为怀念著名诗人张志和,当地百姓将浮玉墩更名为张墩。

  康庄别墅。位于镇南蠡泽村。此别墅为明万历年间曾任扬州知府的吴秀建造。此人仕途失意后,醉心于山水田园间,倾力于构建江南园林。因而就有了这座超一流的江南风格的私家园林,其规模之浩大,筑造之精致,布局之巧妙.....皆可列为江南园林之翘楚.....

  另还有慈云夕照、飞阁风帆、复古桃源、普济钟声、虹桥晚眺诸景,皆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。这些景观,保存稍完好的是慈云夕照,但在文革前其庙宇做了机关的仓库,只剩一尊塔孤独寂寞地竖立在那里。10多年前,经过修缮才基本恢复原貌。飞阁风帆也是近几年重新建造的。

  那些标示着震泽深厚、悠久人文底蕴的景观是如何消逝的?古镇上能够回答这一问题的只有一位已年届87岁的老人李廉深。老人30多年前退休时被返聘到政府某部门办公室编写镇志,走村串户,做了许多田野调查。从他的口述中,我了解到:“飞阁风帆”因其文昌阁中供奉的是文曲星等佛像,在上世纪50年代破除迷信的运动中已大部被砸毁,“张墩怀古”和“范蠡钓台”中的许多石条,在五六十年代被拆掉用来修水闸了。这水闸大该要算世界上建筑成本最高的水闸了,因其石材是用价值昂贵得无法衡估的历史文物来修造的;至于拥有大量石壁雕刻的康庄别墅,也在数十年前大兴水利的热潮中被损毁,李廉深老人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,很多雕刻精美的石碑和石壁被乡民用来砌猪圈了,猪的脚下踩着的是比皇宫地砖还要珍贵的宝物.....愚昧和无知,就是这样通过毁灭华夏民族的精神文化标志物“风景”,从而割断民族文化传承的链条的。

  我非常理解震泽镇现任领导为重绘那些消逝的风景所做的努力。让后人来吞食历史之树结下的苦果似乎太不公正了。但他们即使几代人不懈努力、付出惊人的精力和巨额的财力,大概也难以重现属于那些个特殊年代的美丽风景了。因这些“风景”不仅原貌难寻,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“风景”当初呈现时的人文土壤已经不存在了。因此,我觉得花巨额资金来重现这些消逝的风景,只能供后人怀念和观赏,似没有太大的文化价值。

  如果后人能从这些风景消逝的历史中获得些许借鉴,领悟到文明的毁灭比文明的重建要容易得多,领悟到今天我们生命的分子结构中永远排斥不了传统文化的基因,那么就不妨让我们继续画“景”充饥,踏在历史的废墟上来描绘新的风景..... 
 
    ( 原载于2011年8月17日《人民日报》24版  文 / 陈歆耕)
 
 
【作者简介】
 
 陈歆耕
 
    1955年生,江苏海安人,笔名辛耕。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。曾任西场中学教师,1975年应征入伍,历任东海舰队战士,《解放军报》编辑、记者、南京记者站站长、记者部副主任。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。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著有长篇报告文学《红土冤魂》,中篇小说集《孤岛》,人物特写集《中国军人》,长篇报告文学《泪洒海峡》,中短篇报告文学集《青春驿站》、《海水下的冰山》等。中篇报告文学《青春驿站》获1996年-1997年《解放军文艺》优秀作品奖,中篇报告文学《下士徐诚》获1997年全军文艺新作品奖,其作品还多次获军队、地方新闻和各类文学征文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