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箍桶噢~箍桶噢~”,悠扬的吆喝声曾回荡在苏州许多小镇的乡间小巷、街头里弄。木匠师傅们挑着担子,为百姓们制作修理各式各样的木制品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流逝,箍桶师傅的身影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……
周末闲暇,来到与南浔一镇之隔的震泽古镇游玩,惊喜发现这个古镇上竟还保留有一家“张记箍桶铺”。小小的铺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木桶,锯子、刨子、凿子、尺子等木匠“宝贝”散落一地,店堂中间一位貌似古来稀的老人,正摆开架势,刨子滑动,木花飞泻,叮叮咚咚一阵敲凿,一块块规整的木板纷纷复活。我不禁为之着迷,索性在铺子里的长板凳上坐了下来,打探他的箍桶经历。
老人名叫张雪江,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震泽人。在以前,学一门手艺就是掌握一项生活生存的技能,很受人尊敬。张师傅26岁那年学艺,每日黎明即起,刨磨凿锯,如此三年,练就了扎实的箍桶手艺和沉稳细腻的匠人心性。这份坚持与勤劳让张师傅一入行便是40年。
眼看着一个泡脚桶就快成形了,我惊叹做这么个木桶竟只要大半个小时!张师傅笑着说我只看到了冰山一角。原来,制作一个“天衣无缝”的木桶按照从上至下,从里到外的流程,共有四十多道工序,我看到的只是箍紧木板这一道。而这一道工序却是箍桶手艺的最高明之处——不靠胶水就能让木条之间严丝合缝,这也是张师傅40年里练就的独门绝活,他只需眼估手量便能挑选出弧度、切口角度都适宜的木条。木条的数量取决于从铁匠店买回的铁圈长度,张师傅只消看上一眼,就能大体估摸出来。
木桶初步成型,张师傅又拿出钉锤敲打铁箍。“叮叮—叮叮—”,约莫五六分钟便完工了。我仔细打量,赞叹他这铁箍上得匀称齐整,十分美观。他笑着与我说,现在客人订的大多是泡脚桶,样式单一。以前制作木桶,高矮、胖瘦、厚薄,款式能有上百种。他做过最大的木桶是七都一家化工厂定制的,能够存放七吨原料!听着他细数家珍,我既佩服又感伤,五味杂陈。
曾经,一门手艺就像是一竿身价标尺,许多青年都会选择拜师学艺。据说震泽箍桶铺原有12家之多,箍桶师傅超过百人。以前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,人们生活生产处处都需要木桶,箍桶匠也成为当时很受欢迎的职业。而现在随着塑料工业发展,大部分人家里很少使用木质桶具了。与手工相关的事物在逐渐消失,格式化、标准性的东西越来越多,我们使用的物件也缺少了手工制作的细腻与灵动。
一缕夕阳透过木门板的缝隙溜进张师傅那略显冷清的铺子里,映照在那张沧桑的脸上,问及箍桶这门手艺会不会因为没有继承人而失传时,张雪江头也不抬,眼睛专注着手里的活儿,说:“继承人肯定会有的,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哪能失传呢?”
时间已不早,与张师傅预定下一个泡脚用的木桶便告辞了。出门恰是震泽首景——慈云夕照之时,安宁静谧、永恒从容,一时间所有的焦虑浮躁都消散了。坚守,成为传统手工艺者的诗和远方——在时光里慢慢走,用一生做好一件事。
文:阿娇
图:震泽摄影协会、部分来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