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震泽人来说,
蚕这种生物实在是太亲切了!
很多人小时候都有养蚕宝宝的经历,
从充满期待的看着蚕蚁孵化到四处采集桑叶,
从观察蚕吐丝结茧到等待蚕蛾破茧而出留下蚕子……
古镇一代代年幼的孩子,
正是从养蚕开始,体验到生命的柔韧与绵长。
本期,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听听震泽老底子的蚕事习俗,以下内容根据“说说震泽老底子的故事”活动参与者沈云、沈惠芬老师口述整理而成:
养蚕,对于古镇居民来说,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。每年三月,草长莺飞,震泽的村坊里往往一派繁忙欢快景象:河旁溪边,蚕妇群集,捋臂跣足,忙于洗涤晾晒蚕具,而男子则在蚕室里掸尘刷墙迎候蚕宝宝的诞生——养蚕季节即将开始了!震泽人将农历的三四月称作是“蚕月”,在这一个月里,蚕农将养蚕视为头等大事,在“蚕月”中专心育蚕。
养蚕伊始,养蚕家庭的妇女上至老妪,下及女童都要用红色的彩纸折成花朵插在发髻、鬓脚或辫梢上,称为“戴蚕花”,喜气纷呈,以祈求蚕茧丰收。养蚕先要孵蚁,以前震泽的蚕娘们都是靠人工孵化,即身穿棉袄,将蚕种焐在胸口,靠自己体温孵化蚕种,这一过程称为“暖种”。遇上春寒,还要盖上厚棉被。
蚕的一个世代需经过卵、幼虫、蛹、娥四个形态万千不同的发育阶段,其中1龄至3龄蚕是最难饲养的,必须控制在27摄氏度左右的恒温状态。震泽农村老底子条件简陋,怎么才能做到恒温呢?蚕农们想了个办法,待蚁蚕孵出后,在蚕室内挂起帏帐,房间里再点上火盆,把养蚕房变成了一个适宜蚕宝宝生长的温室。在这个“蚕月”中,蚕农家停止一切交谊活动,家家闭户,不相往来,有些人家还会用红纸写上“蚕月”贴在大门上,以防止不速之客闯入,这一习俗叫做“蚕关门”。蚕关门一方面使蚕农能专心致志于育蚕,另一方面减少人际往来,客观上也防止了蚕病的传染蔓延。
除了蚕关门,养蚕时的一言一行都有许多忌讳。如忌说“死”避免“死蚕”之讳,忌说“生姜”避免“僵蚕”之讳、忌说“葱”,以免犯冲等。忌拍打蚕箔,避免把“财气”拍光;忌赤膊养蚕,避免蚕宝宝日后不穿衣(不结茧)等。如今,随着倡导科学养蚕以来,很多带有迷信色彩的忌讳已经淡化了。
等蚕宝宝过了三眠,就要“出火”(天气转暖,蚕室内撤去火盆)。这个时候的蚕宝宝已长大了不少,没有小龄蚕那么娇贵了,相比小龄蚕要恒温,大龄蚕更需要空气的流通。长大后的蚕宝宝食量大增,而此时的蚕农也更加辛苦。蚕宝宝以吃桑叶为生,食桑量极大,因此,蚕农们需不断采桑喂食。据说每1张蚕的养成,需要800斤桑叶饲养,许多蚕农往往凌晨4点多便下地采桑喂蚕了,一天要喂3-4次,可见养蚕之辛苦。蚕宝宝吃桑叶后长得很快,身体逐渐变成白色,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。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,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,这叫“休眠”。眠中的蚕,外表看似禁止不动,体内却进行着蜕皮的准备。蚕的一生共要蜕4次皮,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,成为五龄蚕才开始吐丝结茧。
蚕宝宝吐丝要“上山”,即爬上用稻柴扎成的“柴龙”,俗语称作“上蔟”。每到这时,邻里亲戚间始恢复串门走访,一来互相看看结茧情况,二来互相祝贺期待丰收,这一习俗称为“望山头”。
采茧以后,养蚕全过程结束。此时,新丝即将缫制上市,“活来钿”进账指日可待。蚕月大忙,有了巴望,蚕农家置办酒宴庆贺,这顿酒宴名叫“落山酒”。
震泽的蚕户对家蚕怀有浓厚的感情,亲切地呼之为“蚕宝宝”,在养蚕的一个多月里,震泽蚕农全家人全身心扑在蚕宝宝身上,不知疲倦,日夜守候,对待蚕宝宝犹如新生婴儿般呵护万千。而蚕儿也以通身的宝贝回馈给广大蚕农,丝、绸、绢、绵绸(土绸)、丝绵、丝线,蚕蛹等皆来之于蚕,给震泽蚕家带来取之不尽的财富。难怪震泽农民形象化地说“上半年人养蚕,下半年蚕养人”,实在是对人蚕关系富含哲理的高度概括。
文:震泽古镇旅游
图:部分来自震泽摄影协会,部分来自网络
转载请注明来源:震泽古镇旅游。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