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微信分享 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微信分享
有思想!有家底!震泽“万人迷”名人登场
发布日期:2016-06-24 点击次数:

  来震泽古镇游玩,是必然少不了去看一看“师俭堂”的。要知道这户人家,按照现在说法绝对是曾经镇上的超级富豪,镇上一半以上财富都是他家的,民间至今还是流传着“徐半镇”的说法。

rdn_559e26157cdab.jpg

 

“徐半镇”的主要人物,出场了

  师俭堂素有“江南第一堂”的美称,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绅士坐行经商这一时代特点的代表性建筑。坐北朝南,三面临水,犹如半岛地势,頔塘河、斜桥河、藕河相互联通,成为江南罕见的拥有护院河道的私家大院。
  提到师俭堂,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主人——
徐汝福

1_副本.png

 

  徐氏家族名人辈出,德高望重,堂主徐汝福的祖辈父辈,均是轻财重义之人。而徐汝福本人曾为震泽办过三件好事:其一,设厂施粥,邀镇上贤达创办粥厂,以每天300人为额度,救济乡人;其二,创立丝捐公所,以计包抽厘的方式筹集善款;其三,首创“公典”,战乱后,镇上原有的私家典当全部被毁,当时蚕民们眼看蚕宝宝一天天长大,却无力购置桑叶饲养,徐汝福便提议由公众集资办典当,以低息质贷乡民,并首先出资倡导,长三角地区的“公典”行业由此开始。此外,徐汝福还曾主持重修思范桥、疏浚頔塘河等。

8_副本.png

 

  徐汝福除了有轻财重义的美德,还有高瞻远瞩的谋略。咸丰六年,太平天国军攻克清江南大营,而此时苏杭巨室仍沉浸在纸醉金迷之中,唯徐汝福认为太平日子将尽,凡事务求节俭,一有余资便囤积粮食,以备急用,为保卫乡里还出资组织团练。咸丰十年,太平天国军攻占苏州,兵燹之灾殃及全镇,徐汝福将自己所有储蓄做兵饷支援湖州赵景贤,会攻驻扎在平望的太平天国军,赵失利后,徐认为殉难无益,便带着父亲徐荣森避走上海。然而,徐汝福虽身驻上海,却心系家乡,他在上海成立“兴仁会”,筹集白银一万几千两,汇往震泽,按大人二元,幼者一元救济贫困乡民。乡下闹粮荒,他说服官府,让洋商的米船下乡,并要求沿途不收税,使得大量米船涌入吴江境内,百姓得以度过难关。

5_副本.png

 

这样一个出彩的人物,
果断、有思想、乐善好施的人才,
放现在,那绝对是“万人迷”级别的!

 

在师俭堂慢下来,有些故事说给你听

  师俭堂布局极为规整严谨,前后六进总开间误差小于5厘米,显系一次建成。若每间洞开,可以从河埠一直望到第六进厅堂上的屏门,庭院深深,体现了封建时代的门第造型。师俭堂地势从第一进到第六进缓缓抬升,前后高差45厘米,六堵马头墙也一堵高于一堵,以应“步步高升”之谚。

QQ截图20160615110836.jpg

 

  师俭堂内部装饰尽善尽美,其各类雕刻就成为一绝。无论是砖雕、木雕、还是漆雕都精雅别致、形态生动。图案细腻生动、惟妙惟肖。有人物花鸟、神兽吉祥等,还有一些与古镇历史人物传说、名人诗文相关,布局形式丰富,雕刻手法多样,既古朴庄重、典雅美观,又饶有趣味、耐人寻味。

M~F`[)5KIY9O`~A30TMLGW8.jpg

 

3.jpg

 

  江南多园林,师俭堂自然少不了花园。师俭堂内有座江南式园林锄经园,地处内宅右侧。花园因地制宜、小巧玲珑、亭台楼阁、回廊假山、花卉树木,一应俱全,巧妙合理地分布在240平方米(仅有0.63亩,不足一亩)的范围里,堪称是设计最精巧的江南园林之一。

jghjkl.jpg

 

QQ截图20160615110814.jpg

 

QQ截图20160615112515.jpg

 

QQ截图20160624152352.jpg

 

  江南民居,水乡大宅,“师俭堂”虽由商贾营建,却不失书卷之气。高高的风火墙似一张宣纸,而亭台楼阁花木相映,更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。如今,师俭堂正如一位老者,以其独特的魅力,向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娓娓诉说古镇的百年沉浮、岁月沧桑。

 

  了解了“有思想,有家底”的震泽名人徐汝福,看过了师俭堂历经一百五十来年的风雨洗礼却依旧诗意如初,领略了隐藏在其中的点滴故事,这心也像是有了眷恋。

 

文:震泽古镇旅游官方微信
图:部分来源邱树新,部分图片来源网络
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来源:震泽古镇旅游。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!

微信二维码名片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