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善行义举榜 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善行义举榜
“他是我父亲,这事就该我做” ——记江苏省第二届“百佳孝星”赵红玲
发布日期:2015-12-01 点击次数:

        让父亲安享晚年”,如今成了赵红玲唯一的心愿。为了实现这个心愿,她几乎搭上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时间。
        嫁出去的姑娘不是泼出去的水
       在震泽镇朱家浜村4组,有一位普通的中年妇女,叫赵红玲。说她普通,她又十分有名气,因为村民都知道她是一个孝女。
       上世纪90年代初,赵红玲的父亲赵文奎是村集体铸件厂的一名锅炉工。赵红玲将父亲从床上背到轮椅上,边给父亲穿鞋袜,边告诉记者,壮年时父亲工作非常卖力,事事都争抢着做,还被组织吸收为共产党员。但是天意弄人,在一次工作中,赵父却摔成了重伤,伤势十分严重,中枢神经受损。经过几年的治疗,病情都没有好转。
       或许是经济上的拮据,或许是治疗不及时,赵父的病一拖再拖、一延再延,最终导致中枢神经坏死,人无法正常行走。赵家姐弟三人,赵红玲排老二。按照村里一贯习俗,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,女儿虽也要照顾父亲,但无暇顾及周全,重任自然而然由弟弟和弟媳承担。
       赵红玲心疼弟弟辛苦,又放心不下老父亲,自从父亲病重无法行走后,三天两头往父亲那里跑,给他翻身擦药、洗脸捏脚,一呆就是一整天。她没有厌烦和放弃,就这样一直坚持着和弟弟、弟媳一起照顾父亲,一晃十年过去了。
       雪上加霜只让她更加坚定
       6年前,灾难再一次降临到这个苦难的家庭。赵红玲的弟媳被查出患有乳腺癌,虽然病情稳定了,但治疗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。老父亲因承受不起打击,突然中风,彻底瘫痪在床,生活完全无法自理,吃喝拉撒都需有人照顾。
        一下子赵红玲肩上的担子沉重起来。为了方便照顾父亲,她执意买了一间小房子,搬回了父亲所住的自然村。六年如一日,每天赵红玲奔波在家与父亲病床之间,她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照顾父亲。
       为了让父亲看看外面的世界,晒晒太阳,她常常背起170斤的父亲上轮椅、下轮椅。赵父望着正给自己穿鞋的女儿,虽不能说太多话,但脸上一直挂着笑容。村里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,赵父刚出事那几年,脾气很不好,子女们也都忙于工作没时间陪他。只有赵红玲,笑脸相迎父亲的“凶脸”,不厌其烦地陪父亲聊天,才有了现在态度和顺的老父亲。
       村干部告诉记者,在赵父中风瘫痪后,赵红玲一度暴瘦,面对瘫痪的父亲束手无策。后来听社区医生说,捏脚能舒活经络,预防肌肉萎缩,赵红玲便开始每天早上给父亲捏脚,晚上给父亲洗热水脚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几年的“推拿”让父亲的神经慢慢复苏,腿部可以稍微活动,现在可以拄拐慢慢移动了。
       面对这样顾“娘家”而疏忽“夫家”的行为,赵红玲的丈夫也有过埋怨。但最后,赵红玲用自己日复一日的行动感染了大家,也说服了丈夫。现在,遇到一些自己做不来的体力活,赵红玲便让丈夫帮忙,一起照顾老父亲的起居生活。
        她是村里的善良“丫头”
       赵红玲所在村民小组的小组长徐永康说:“赵红玲不容易,既要照顾父亲,又要操持家务,赵父体型高大又壮实,一个女人每天都要搀扶着进进出出,还要擦屎接尿,真的不容易。要不是亲生女儿,肯定打退堂鼓了。”徐永康说出了很多村里人的心声,在朱家浜村,赵红玲是大家心里的善良“丫头”。
       心善人美,在同村老百姓的眼里,赵红玲是一个有孝心的女儿,更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邻居。时代发展了,年轻人都往城里去了,留在农村的都是老人。赵红玲经常帮助左邻右舍的老人,老人生病配个药、上街买个菜、出门跑个腿之类的事,都愿意找赵红玲,大家都觉得这个“丫头”人好、善良。
       面对村民的赞誉,爽朗的赵红玲有点不好意思,她说:“那些事在我这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,帮一把老人,是我应该做的。”在赵红玲心里,很多事都是她应该做的。她做了这些应该做的事,家庭和睦了,邻里和谐了,她就开心了。
       赵红玲的“孝”行动,不但赢得了邻里的好评,还影响了周围一批群众。村里的长辈教育子女时,都会说:“你要跟人家赵阿姨学学。”(来源:2015年11月25日《吴江日报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