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花飘落,栾树火红,柿树挂果,
江南秋天的脚步越走越近,
早晚的凉意越来越浓,
阵阵秋风来提醒你该添衣了。
此时的震泽,是一派丰收的景象,
田间的水稻日复一日的金黄,
各种瓜果菜蔬丰富了秋日的餐桌,
细嗅风中,却有着一股独特的香味。
是秋天的果实那独有的鲜香,
并且带着淡淡的熏烤的味道,
随风而来,若隐若现,
是谁家在烹制秋天限定的美味?
循着这股香味而来,停在一间老屋前,
探头张望,老灶台上隐约有着烟火气,
走进一看,是个底部装有铁网的木箱,
里面正满满地熏烤着一箱碧绿的青豆。
屋子里忙碌的老奶奶笑脸相迎,
随手抓起一把已经烘好的青豆,
拿起几颗放入口中,咀嚼间齿颊芬芳,
淡淡的咸味配着熏烤特有的香气,
回味悠长~~~
这就是震泽鼎鼎有名的小吃——熏青豆,
它如此有名,四碗茶里留有它的位置,
它又如此接地气,秋季里毛豆成熟时,
几乎家家户户都飘着熏豆香。
毛豆作为江南地区广泛种植的农作物,
从夏末一直可以吃到秋初,
茭白炒毛豆、毛豆子烧鱼、盐水煮毛豆……
很多当地菜肴里它都是主角或者配角。
但到了大量成熟的时刻,
震泽人就要想办法长期保存了。
比起完全成熟后晒干变成“黄豆”,
当地人更青睐制成随时可吃的“熏青豆”。
一大早,人们便踏着露水去割毛豆了,
趁着露水还未散去的清晨采收,
此时豆荚湿润,剥起来更顺手。
接下来便是其乐融融的时刻了,
剥豆荚的传统习惯是家人亲友围坐着,
热闹的边聊边剥,笑声阵阵,
大捆的毛豆不许多时便剥完了。
在流水中将豆衣仔细清洗干净,
之后便烧火起灶,开始焯水。
加入少量的盐,可以将豆子的鲜味带出,
豆子煮到半熟时捞出,沥水晾干。
约3斤毛豆铺陈在半米见方的金属网上,
下面用炭火小火慢慢熏烤几个小时。
期间用筷子不断翻动,使其受热均匀,
直至表皮起皱,微微发硬为止。
传统上人们把熏好的青豆存于石灰坛内,
收干水分,保持干燥,可以吃到春节。
熏好的青豆色泽持青,状如翡翠,
口感外坚内软,咸中带甘,回味无穷。
感慨江南人对毛豆如此繁多的吃法,
更感慨太湖畔的震泽人如此的妙招,
不仅将这如此普通的毛豆,
变得色香味俱全;
而且摇身一变,登上了茶桌的大雅之堂,
震泽古镇河畔的茶馆里闲坐半日,
少不了一杯熏豆茶的陪伴。
熏豆茶是以熏青豆为主料,
配以丁香萝卜干、白芝麻、绿茶等。
细看茶杯里的色彩,与秋日之色呼应,
品尝之前就已经让人赏心悦目了。
端在手中一股清香扑鼻而来,
啜上一口,清醇无比,
微咸含甘、兼有茶味,
令人生津止渴,口齿生香。
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。
说的就是这种感觉吧。
都说在江南生活是幸运的,
四时的富足造就了“不时不食”的底气,
而在震泽秋日里这一阵熏豆香,
就是这种幸运的具体表现。
要知道,江南的传统黄豆种类多达几十种,
牛踏扁、香梗毛豆、落霜青、扁毛豆……
所产毛豆的大小、形状、口感各不相同,
这也造就了熏青豆口味细微的差异。
那就举办比赛,比比谁家的熏豆更美味,
在震泽,“青豆大作战”已连续举办数年,
许多来自上海、苏州等地的游客也特意赶来,
就为亲身感受这难得一见的熏青豆制作。
熏青豆需要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,
不仅从老一辈手里接下老手艺,
又把它传统传给下一代。
这小小的熏青豆,
竟然成了连接传统和当下的纽带,
让我们牢记根之所在。
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
此时的震泽古镇,
风中飘着秋天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