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天里、油菜黄时、桃花纷飞,
江南的人们都要一品春天的滋味,
而在清明节前,则一定要吃螺蛳的,
俗话说得好:“明前螺、赛似鹅”。
清明前的螺蛳经过了一个冬天的蛰伏,
不仅肉质鲜嫩、肥美丰盈,
味道也是出奇的鲜美,并且便宜平价。
并且明前螺蛳体内尚未孕育小螺蛳,
营养都在肉里、口感也清爽可人,
一时间,震泽的大酒店小餐馆里,
都少不了诸如“酱爆螺蛳”之类的时令。
你见过它们在水中自由活动的样子吗,
它们平日里是怎么进食的呢,
它们和环境健康的关系大吗?
好在震泽省级湿地公园的湖荡小河里,
有着大量的螺蛳分布,
大家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春天的馈赠之时,
是时候分享一点关于螺蛳的生态小秘密了。
我们江南地区最常见的螺蛳,
学名为“方形环棱螺”,
是田螺科环棱螺属的软体动物,
又被称作方田螺、石螺、湖螺等。
它们栖息于河道、湖泊、池沼、水库及水田,
喜松软底质、饵料丰富、水质清鲜的水域,
特别喜欢群集于水流微微流动的地方。
最好是水质干净,但水底腐植质丰富,
并且对水深也有要求,一米乃至更浅最佳,
水深超过2.5米,就难寻它们的踪迹了。
震泽省级湿地公园在内的江南湿地,
水生生物多样性高、水质较好、水深适宜,
是方形环棱螺理想的天然栖息地,
数量众多,也就难怪被捉来当下酒菜了。
江南本地捉螺蛳的方法很多,
有直接用手摸的,有用抄网抄的,
更有专业的捞螺蛳船,用耥网来耥螺蛳,
收获更多,但极其费力气。
我们用各种方法吃螺蛳,它们吃什么呢?
方形环棱螺的食性杂,以水生植物嫩茎叶、
真菌藻类和各种生物死亡后的有机碎屑为食,
从而降低水体中的氮、磷含量。
有助于清澈水质,
因此它也是水中的“清洁工”,
有“水体生物净化器”的美称。
这么一种“来者不拒”胃口好的家伙,
它平日里是如何“吃饭”的呢?
仔细看它那细细的“口”,
一点一点啃噬着爬行中遇到的食物。
别看我们螺蛳走得慢,但贵在坚持,
并且方形环棱螺大多夜间觅食,
白天它们大多静静趴在石头、植物上,
遇到危险则从攀附处跌落逃生。
方形环棱螺的繁殖方式是卵胎生,
小螺蛳从受精卵到仔螺阶段的发育,
都是在妈妈体内完成的,
而繁殖期恰恰是在清明节之后。
这也解释了“明后”我们再吃螺蛳,
大多能吃到扎嘴的小螺的原因了。
细细观察在水中自由活动的方形环棱螺,
你会发现他们小小的“螺蛳壳”上,
竟然也是个物种丰富的小世界。
有的长满了各种藻类、水草,
有的甚至还开出了形态各异的“小花”,
像极了缓慢移动的水中小花园。
江南人自古靠着湿地丰富多样的物产,
四时生活富足而多姿多彩,
而螺蛳这种平实人家的“鹅肉”,
旧时是被人们当做荤菜来享用的。
当我们在震泽乃至整个苏州听到如下谜语:
“小小瓶,小小盖,小小瓶里有点好小菜”,
谜底不言自明,必定是螺蛳了。
清明在即,螺肉肥美正当时,
让我们在享受江南健康湿地的馈赠之时,
也不妨花心思多了解一点,
这方形环棱螺的生态小秘密。
因为更多细致的了解,
一定带来更多的关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