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别于北方的干冷,江南的冬天,总是在一场场湿寒中裹挟而来。立冬刚过,暖洋洋的日子虽持续了几日,但看着天气预报,我们就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了。
在经历周末升温小高潮之后,冷空气接踵而来,降温成了接下来的天气主旋律,震泽古镇上的人们,在接下来一个礼拜的时间中,感受着丝丝寒冷,更严重的是,天气预报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。
面对多达十度的降温幅度,甚至有霜或暗霜的预警,大家不由地说,冬天真的来了。
日暮时分,走在古镇的石板路上,目光所及都是清冷的调子,即使那飘落满地的银杏黄叶,也很难唤起丝丝暖意。冬日里,大家都在寻找那心中的温暖,驱走这随风飘进弄堂的冷风和寒意。
可当你经过宝塔街上丝绸制品的橱窗,抬头瞥见那一角丝绵被的身影,这周身的寒意却像顺伞流淌的雨滴,滑过,却没有留下痕迹。
此时的思绪仿佛已裹在这温柔、蓬松、干燥的丝绵被里,任凭窗外风水雨打,一盏夜灯、一本好书,伴我在古镇寒夜里,安然好眠。
“桑拓寒疏烟,处处倚蚕泊”,震泽自古是江南五大桑镇之一,很早就发展丝绸和丝棉被业,近现代更是因丝绸业而蓬勃发展、大放异彩。
震泽生丝“光白而细”,为织缎优质原料,品质蜚声中外,除得益于土沃、叶肥、水澄等自然条件外,还归功于蚕娘的心灵手巧和辛勤劳作。正如乾隆《震泽县志》所述:“江南诸郡县颇多治蚕,而辛勤瘁苦莫有如吾邑之甚也”。
高质量的蚕丝,奠定了震泽丝织品的质量上乘。蚕丝集轻、柔、细的特点为一体,爽滑、透气、无静电、不刺激,以蚕丝为内衬的蚕丝被更具有贴身保暖、蓬松轻薄、透气舒爽的品质和特点。因此,自古以来,蚕丝被都是达官贵人和皇家必备生活用品。
震泽蚕丝被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,制作流程主要有煮茧、去蛹、剥棉、晾晒、扯棉、翻扯成胎等六道工艺。现代蚕丝被的制作虽有机器参与,但大多数工序却依然要靠人力来完成,这里面细腻的感觉和丰富的经验,是机器无法取代的。
▲ 传统的手工剥棉技艺
▲ 晒棉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
▲ 扯棉往往需要大家通力配合
经过六道繁复的工艺,蓬松软绵绵的被芯才算真正成型,套上精致苏绣制作的被罩,这丝绵被就像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,散发着水乡震泽特有的江南韵味。
而在震泽古镇,大家都知道这一床丝绵的魅力所在,大家都说:
蚕丝被是婴儿小宝宝的保护伞。婴儿皮质娇嫩,抵抗力弱,很多材质的被子都不太适合,但是桑蚕丝被却正适合婴儿使用,桑蚕丝的天然蛋白质纤维,绿色环保,经手工制作,安全就更有保障了。
蚕丝被是老人家的暖宝宝。蚕丝是长纤维,能够很好地贴合皮肤,而且其中的蚕丝蛋白可以帮助皮肤保有一定的水分,避免过于干燥,而且在寒冷的天气里能够阻隔外界湿潮空气的侵入,对于老年人来说在合适不过了。
蚕丝被是皮肤过敏者的福音。很多人饱受灰尘、室内螨虫过敏的困扰,与其他被褥(羊毛、绒毛、羽绒)不同,蚕丝不会滋生螨虫,并且天然具有抗螨除螨的作用,的确是皮肤过敏者大大的福音。
温暖的丝绵被,不仅在江南地区有着如此多的实际功效,而且珍藏着江南丝丝的情意和温柔,绕过光阴、百转千回、在这日寒一日的冬之江南,为您献上这绵绵情丝和暖意。
图文转自今日头条@汽车自驾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