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主角:金银凤
故事地点:震泽镇兴华村
故事时间:从40多年前至今
吴江栽桑养蚕,延绵传承五千年之久。唐代诗人陆龟蒙隐居吴江乡野时,就留有“沟塍堕微留,桑柘含疏烟。处处倚蚕箔,家家下渔筌”的田园名诗。而今,吴江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的蚕丝企业,但养蚕的人越来越少,蚕桑文化渐渐有了源头危机。
在传统蚕桑重镇震泽,有一群蚕农,他们坚守栽桑养蚕,如一根根丝,默默续接着古老的蚕桑文化。
立夏将至,又到春蚕养殖的季节。
前天,震泽镇兴华村31组村民金银凤的蚕种破壳了。刚出壳的蚕细细小小如黑色线头,两张蚕匾就能放下四五万条。大约20天后,这些“黑线头”将长成手指粗的白胖蚕宝宝,铺开来要占据金银凤家的三间大屋。到时,白胖的蚕宝宝夜食桑叶“沙沙”作响,如同下雨一般。
等到白胖的蚕宝宝“上山”结茧,金银凤一个月的辛劳将获得回报。
采桑叶
把桑叶切成小块
破壳:“小蚕养在火里”
金银凤今年60岁,家有桑田两亩。她从十四五岁起就在生产队养蚕,40多年来,每逢春季都要养上一茬,从未间断。今年4月底,金银凤又从镇上的农服中心领来两张蚕种,每张可育小蚕2.3万条。
“小蚕喜欢高温多湿的环境,活动范围比较小,生长发育很快。这个时候的温度控制很重要。所以我们有句土话,叫‘小蚕养在火里’。”金银凤说。
为了给蚕匾内的小蚕保温,金银凤在放置蚕匾的木架外面,罩了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,里面还放了取暖用的电炉。
“别看现在只有几只匾,再过十来天,一楼的三间大屋都要腾出来,整个地面都要铺满桑叶。”金银凤说。
喂食
给桑:“大蚕养在风里”
“小蚕饲养一段时间后,几次蜕皮就能长成白胖的大蚕。大蚕身体重、食量大,不适应高温多湿的环境,饲养时要注意通风干燥。所以土话说‘大蚕养在风里’。”金银凤说,蚕一天要喂三四顿桑叶,蚕农称之为“给桑”。
养小蚕时每顿给桑量少,工作量相对较小。大蚕快要结茧时,食量大得惊人,蚕农采桑喂食的劳动量骤增,且每隔几个小时就要给桑,不分昼夜,非常劳累。
养大蚕时不仅给桑量大增,还要勤除沙、勤隔沙、勤消毒。从小蚕到大蚕,蚕农都要密切观察蚕宝宝的生长情况,防范各种疾病。所以,养蚕不仅是体力活,也是非常需要养殖经验的技术活。
小蚕保温
上蔟:扎得草山待结茧
当大蚕长至胸部透明、体躯缩短,就要“上蔟”了。蚕农们通常称之为“上山”。
蚕种虽然才刚刚出壳,金银凤早就扎好了草山待用。草山是用稻草扎成的,呈长龙状,周身都有草茬戳出,震泽蚕农称这一过程为“摇柴龙”。
蚕宝宝爬上草山后,不出几日,就会在草山上密密麻麻结满蚕茧。之后,金银凤就会按上蔟先后严格选茧,把上茧、下茧、次茧等分别采摘出售。
“摇柴龙”
售茧:不算丰厚的利润
整个养蚕过程是繁复而劳累的,相对而言,蚕农如今所得的利润却算不上丰厚。
“两张蚕种能出将近五万条蚕,结茧出售以后,除去蚕种、化肥、石灰、电等成本,每张蚕种的收益大概有1500元,两张蚕种能有3000元的收入。”金银凤说。
据兴华村党委书记周宇介绍,早年间,震泽镇兴华村的养蚕户很多,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农事之余挤出时间养蚕,且从春到秋要养四五茬。近些年,随着乡镇经济的发展,村民有了更多的择业途径,人工待遇也逐年递增,相比之下,养蚕带来的收益就显得越来越薄了。
“儿子、媳妇都有各自的工作,收入也不错。家里就我一个人养春蚕了,以前还能多养一些,现在年纪大了,两张蚕种就有些忙不过来。”金银凤说。(吴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