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代,由于周边农村蚕桑副业的依托,再加以自身优越的区位条件,震泽镇已成为江南最为繁荣的生丝集市之一。蚕丝贸易有关的行业居于全镇各业之首。清末民国初年,镇中丝行、丝经行、乡丝行、茧行、桑叶行五行林立,“茧丝上市之际,毂击肩摩,尤非它市所能及”。五行之中的丝行、丝经行资历雄厚,除垄断本镇及周边小乡镇的蚕丝贸易外,还开设分支机构于沪、苏、杭等地,把蚕丝产品源源输往这些丝织中心及海外。在震泽镇上诸多行会中唯以丝业公会为老大,在市政举措决策中极具发言权。
震泽镇除以蚕丝贸易为特色外,传统商业亦极其发达,成为吴江西南境的商业批发中心。镇上各类店铺鳞次栉比,抗日战争以前多达600余家,商业活动越出本镇而延伸到四周农村,也就是费孝通教授在《江村经济》一书中所称之“乡脚”。
1935年出版的《中国经济志》第一册中载有《震泽镇经济概况》一文,内言,(震泽)“东集新塍之货,西会湖(州)广(德)泗(安)土产,太湖鱼是鲜菜,莫不以该地为进出口咽喉”。显见民国年间震泽镇已成为太湖沿岸之百货、土产、河鲜集散中心。
维系震泽镇、乡、村之间经济联系和物资交流的是水道。古代至近代,藉航运之便,把“乡脚”分层次延伸到次级市集和村落。近代震泽镇的商贸活动覆盖到天亮浜(原青云镇)、戴家浜(今桃源镇)、吴□(今七都镇)及庙头(今梅堰镇属行政村,位居震泽梅堰之间)等地,方圆约400平方公里,占吴江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。此外还远及浙江织里、晟舍、旧馆、马腰等处,俗称“西路帮”生意。
仅次于蚕丝业者为米粮业,镇上粮行众多,20世纪30年代,米行有10家之多,而米店有20余户。米业公所在清同治(1862—1874)年间就已成立。
震泽周围地区农民以蚕桑为主要副业,冬春间致力于栽桑、育蚕、缫丝、摇经,平时还兼种蔬菜,养殖禽畜,对粮食作物不如县境东部地区重视,以故往往秋收时粜米,而春夏青黄不接之际籴米。因而震泽米粮业除向城市输送粮食,还多了本地粮食借贷业务。
此外,包容农副各业的竹行、木行、猪行、羊行、鱼行、山地货行等也遍布全镇。作为一个商业枢纽,震泽镇将蚕丝、米粮、禽畜、水产、蔬菜、地货、山货、竹木等运往城市,又把城市所产的工业品如烟、酒、盐、粮、棉布、百货、火油、肥皂等日常商品运来,再分层中转运往村巷小铺,沟通了城乡交流。
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把吴江县内的小城镇作了分类,界定震泽镇是农副产品集散地,是闻名的“商贾中心”,并作诗云“西北七(都)八(都)庙(港)横(扇)梅(堰),东南铜(罗)桃(源)青(云)南(麻)坛(丘),外加震(泽镇)、震(泽乡)十二位,购销人口二十万。”
近代,震泽镇备有各类运输船舶600余艘,沟通城乡,运送物资,连结江浙周边城镇。此外还有客货班轮,其航线东至上海,南达嘉兴、杭州,西去湖州,北抵苏州、无锡。1936年5月苏嘉湖公路的开通更使震泽成为活络的水陆码头。
早在明季,震泽地区已有急递铺两处:一处称众安铺,位于双杨村之众安桥;另一处为思范铺,位于镇区之思范桥。两铺各设铺兵5名、铺长1名,急递官府公文。清道光(1821—1850)年间,镇上还开设民信局3家,递送民间信函。
清宣统元年(1909),震泽镇开办了邮政分局,成为吴江西南境邮运中心,邮路成网,邮政代办所遍及偏僻乡村。民国年间震泽邮政局之信件、包裹及汇兑业务量至巨,被定为二等邮局,超过县治松陵镇邮局(三等),为江南市镇中所罕见。
宣统三年,继即开设电报分局,使商业重镇的信息功能日臻完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