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 是旧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一个,一年之计在于春,旧俗立春宴客,以春饼为供,道光《震泽镇志》说是“古辛盘遗意”,也即用葱、韭、蒜等辛辣蔬菜做成饼食,近代则演变成春卷。是日,更夫将印有元宝图样的红纸张贴于各家墙门,上书“新春大发财”,以邀赏,全镇一派新春气象。农村则遍贴春牛图。
元旦 现称春节。晨起启扉,鸣爆竹,谓之“开门炮”,以期一年大吉大利。乾隆《震泽镇志》载:“元旦,爆竹三声,然后启户。”接着进行三拜,即拜天,称为接天;拜灶谓之接灶;拜祠堂及列祖列宗画轴,以示不忘祖先。然后长幼为序,或跪拜,或作揖,互相祝贺。再与亲邻互拜,称为拜年。旧俗,当日禁扫除,以免将财气扫光;禁倒马桶,免受污秽之气;禁汲水,以免将财源汲干;不起饮,以除夕预留的饭食之,谓隔年饭,以示年年丰足。乡里过春节,尤为热闹,串门走亲戚,宴客飨食,甚至元宵。数十年以来,春节习俗虽已简化,但其热闹欢愉气氛不减昔年,实是一年中之最大节日。初一晨例食细粉小圆子,俗呼汤水圆,实心无焰,煮熟加糖及桂花食用,其俗不衰。
正月初五 相传为路头(财神)生日,商家富户于初四夜设供桌,祭财神,燃放爆竹,称为接路头。近年来,民营经济的发展,此俗又复苏,每逢初四子夜,鞭炮声此起彼伏,直至拂晓。另外,有些企业及经营部门择于初八开市亦要大放鞭炮,盖因“八”字与“发”字相谐,乃南来之风。
正月十五 又称上元节、元宵节。镇上“街市张灯”以庆。道光《震泽镇志》记述,扎龙马诸灯,行游街市者,前后数日(震泽当地以正月十三上灯,十吧落灯),少年往往鸣铮击鼓以相娱,谓之“元宵锣鼓”。
震泽元宵灯会争艳斗妍,出奇制胜,如清人庄观在《上元灯市行》诗中所言:“火树冰轮共辉映,张采漫天锦作棚。鳌山上下尽悬灯,楮练琉璃何足异!”以致万人空巷,竞相涌至街头观灯,挤得水泄不通。
街头灯市还挂有藏头诗句,任人猜测,谓之灯谜。是日晚,无分镇乡俱食细粉糯米汤团,以肉糜或豆沙或芝麻为馅,谓之灯圆,寓意团圆。
沦陷时期,百业凋蔽,灯会之俗渐弛,只是在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元宵节(1946年)举办过一次新形式的提灯会,以示普天同庆。1984年亦举办过一次灯会,由各单位扎制各色灯彩,相互观摩。以后元宵民俗活动趋向小型化、多样化,如元宵文娱演出和灯谜晚会等。
二月初二 是日,无分镇乡,各行各业例食油煎年糕,谓之“撑腰糕”,道光《震泽镇志》说“可免腰痛”。其俗语源于古代农业社会,农民耕田,终年劳作,腰肌劳损。过年小憩,转瞬二月初农事在即,又将紧张地投入备耕活动,吃顿撑腰糕实在是个心理慰藉。以后其俗扩及全社会,至今不衰。
三月初三 是妇女皆头戴荠(野)菜花,道光《震泽镇志》说是“可免头晕”。今农村中老年妇女任袭此俗。民谣唱道:“三月三,野菜花开地牡丹。”兼有憧憬生活美满之愿。
清明 前后数日往祭祖墓,俗呼为“上坟”以悼念先辈。是日还有裹烷子和青团子之俗,特称“清明粽子”和“清明团子”,后者系用苎叶或南瓜叶与米揉合成皮,中置赤豆或黄豆沙馅,食之软糯清香。门檐上插柳枝,儿童头上亦戴柳枝,并联袂郊游,谓之“踏青”。解放以后,学生以各行各业青年集体组织往祭烈士陵园或烈士墓,已形成传统。
三月二十八日 相传为东岳天齐圣帝诞辰,前后十余日,士女群集东岳庙拈香膜拜,塘路为之阗塞。同进还有轻桡飞舸十百成群,往来弛逐,流满溪河,谓为“觐岳”。
明代温璜在《觐岳记》中详细描述:“村各具船,船自成队,队各别以旗一,旗前导数十艘,后随衔接,疏密不爽~~~~~~”而在赛船过程中则“飞棹星流,浪雪飞天”,气势磅礴。以致震泽镇上:“休廛市罢,两岸观者云屯蚁聚四方```````连舸接舰,夹岸鳞错”。
此民间赛船竟技活动盛极一时,又俗称为“摇踏白船”。后因三月二十八日与清明相近,至清代改于清明日举行。民国年间渐废。
立夏 旧俗,居家“钦火(烧)洒,啖樱桃、新梅、谷芽饼(麦芽塌饼)”,盖此时届春夏之交,百物出新,如清人张以智《立夏日作》诗中所言:“红药翻阶新物候,青梅佐酒好韶光。”是日,“男女各试葛(丝棉交织物)衣,云可解疰夏之疾”。另外,还例食咸鸭蛋,俗传可安全“滚”(度)过一个夏天。立夏时节,蚕豆、豌豆初长,鲜嫩爽口,亦此日采摘尝新,或煮成豆饭享用。
道光《震泽镇志》载及立夏曰“大小皆权轻重,谓之秤人”。旧时,丝、米、地货、桑叶等行以及沿街各店铺皆悬大秤于门,行个方便,由店伙当秤,“权人轻重”,“以试一年之肥瘠”。而今立夏秤人之俗沿袭不衰,少年儿童乐此不疲。
五月初五日 端午,或厂锻阳、重五。是日,家家裹粽子,称为端午粽。饮雄黄酒,并用雄黄在孩童额头涂写“王”字,以示虎虎生气。婴儿则穿上五毒衣戴上虎头帽以驱邪。少女以绒线丝线等物结成角黍(粽子)、艾虎等物佩带。
旧时,道士还分送辟恶灵符至檀越(施主)家,与钟馗及(张)天师像并悬。此外还系菖蒲、艾蒿于床前或门楣,采百草杂以苍术、白芷、芸香等物焚之,以驱蚊蚋。
近代,端午又有食豆腐之俗,传可补脑。又有食黄鱼之习,应“五(嗯)月五(嗯),买条鱼过端午”之口谚。“鱼”、“午”亦读“嗯”,相谐。
六月初六 传为猫狗生日,各家各户皆浴猫狗于河,一时猫鸣狗吠,孩童追逐嘻戏,构成一幅谐趣图景。文士之家则在庭院中嚗晒书籍画卷,以驱除蠹虫,家庭主妇则翻晒衣服被褥。是日,应“六月六,包点馄饨落一落”之口谚,合镇切面店家生意兴隆,馄饨皮子供不应求。
七月初七 相传此七夕牛郎织女渡银河相会,家家户户设瓜果于庭院,焚香相祷,仰望天穹,漫说神话故事。女儿家则对月穿绣花针孔,比试眼力,称为乞巧。面食店家以面粉摊成薄片,杂以芝麻,油炸成巧果,香脆可口,大兴于市。
当夜还例食西瓜,以应“七月七,买只西瓜切一切”之口谚。
七月十五日 旧称中元节,俗称七月半节,为三大鬼节之一(另二为清明节和冬至节),镇上各行业各街坊募集经费,延请僧家举办盂兰盆会,请道众设坛打醮施食,以超度孤魂野鬼,保一方太平。是日晚,以稻柴扎成草结,其上插上蜡烛,放于河内,任其漂浮,河浜内烛影摇曳流光溢彩,称为“放水灯”。
七月半前后,设菜肴烧纸钱祭祖先之俗,历久不衰。
七月三十日 俗传为地藏王菩萨诞辰,是晚于庭院、门前及街巷等处的石缝中广插香烛焚之,称为点地灯,俗称点地藏香,历久不衰。
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,俗称八月半。因当晚月最圆,最为皎洁,象征团结。晚间合家欢聚一堂,吃团圆饭成为惯例。入夜在天井庭院内设香案供瓜果月饼拜月称为烧斗香。斗香系用线香扎成,大小形状如斗,上下两层,上层呈亭阁状,外饰金箔彩带,光辉夺目,节前香烛店备货特供。拜月完毕,对空焚化斗香。之后长辈向幼辈分赠月饼瓜果的同时,还讲述月宫中的神话故事。而后,士女联袂步着清辉,至虹桥及慈云寺各处赏月。其时,夜空如洗,穹隆碧青,蟾宫高悬,银样水融般的月色泛照镇内河塘,与两岸万家灯火相印相衬,显得如梦如幻。
中秋新俗为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及联谊联欢活动,以促进团结。
九月九日 重阳节,或称重九。家家制食品重阳糕及赤豆糯米饭,俗谚:“九月九,糯米饭烧得韧绉绉!”市民结伴至文昌阁及慈云塔登高赏景,饮酒吟咏。清人庄颐由《重九》诗云:“携酒登高上月台,从容对饮且衔杯。凭栏漫把茱萸插,落叶吟风拂面来。”
解放后,尊老敬老成为社会新风尚,借重阳节之机,组织老年人旅游,开展老年人康乐活动,走访敬老院及贫困老人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。重阳旧俗注入了新意。
冬至 古时有“冬至大如年”之说,近代则渐次淡化,其在家祭祀先祖与清明、七月半两节相似。另外,还毗户磨粉为团,并予馈赠,名曰冬至团。乾隆《震泽县志》言:“冬至,舂糍糕,以祀先祖。”
腊月 即十二月,旧岁中之最后一个月。酒坊酿制粮食酒而藏之,称为腊酒。乡民舂米入藁囤称冬舂米。乾隆《震泽县志》言:“入腊并力舂一岁之粮。”秋收冬藏之举也。寒冬腊月,气候干燥,更夫在打更的同时还口呼“前门撑撑,后门关关,火烛小心”之类的警示之语,以北期防盗防火,平安过年,称为“叫火烛”。腊月一到,年景渐浓。
十二月二十四日 谓之“交年”,俗称小年夜,是日掸尘扫屋,名“除残”。当晚,户户举行祭灶仪式,“请”出灶龛里的灶君神马,祀于桌上,列果品、糕团、饴糖等以祭。宋代陈长方在《祠灶篇》中说:“岁事善否?毕闻于帝。”道光《震泽镇志》补说:“灶神言人过失于天帝,故祷之,或云胶其牙使不言。”为使灶君隐恶扬善,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,祭毕将灶君神马置于纸轿上焚化。
除夕 旧历年中之最后一天。此前数天磨粉打制年糕,打上红印,以示吉祥。主妇奔走于街市采办南北杂货、蜜饯糖果、腌腊制品等年货,并作为节礼,分别馈赠亲友。
是夕,合家长幼团聚一堂饮宴,称为年夜饭,远处亲属皆赶至家中团圆,气氛热闹欢乐。年夜饭荤素兼备,格外丰盛,上菜时皆呼以好口彩,频频劝食,讨个吉利。食馀之饭,盛于海碗,高高堆起,城为年饭,留待初一食用。
饭后,全家围炉守岁,红烛高烧,融洽祥和,共叙一年家常,互相祝愿,长辈给小辈分发压岁钱(也有次日分发者,又称拜年钱)。
是夜,商界忙于讨债,不留隔年账,街衢之上,灯笼摇曳,往来不绝,账房先生挟着账本算盘行色匆匆。公共澡堂通宵营业,让人洗去一年的“晦气”。
公历中的元旦、劳动节和国庆节逐渐形成新俗新风尚,而外来节日如情人节、母亲节和圣诞节等亦逐渐融入社会各阶层、各个年龄层次群体的日常生活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