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言自身是文化,又是一切文化的载体。震泽方言属吴方言体系,以往有人误以为震泽语非吴非越,或半越半吴,其实是谬误。《吴越春秋》卷五载大夫种之辞曰:“吴与越同音共律,上合星宿,下共一理。”两者甚似,故可称为‘同伴音’。其实苏南浙北同属吴语区,同音同调之处颇多,然而每一个特定的区域还有其特定的次级方言体系。
震泽方言是在古震泽乡(包括震泽、南浔及邻近各乡)的行政区域内形成发展的。明清以来震泽处于两省三府(苏州、湖州、嘉兴府)之交,虽与南浔划为两省,中间仅以界河——西港为隔,但两岸人民同饮一江水,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。再说两岸鸡犬之声相闻,隔港即能对话,渡船往来,走亲访友,婚嫁不绝,相似的生产、生活活动,使两岸语言融汇,形成独特的地方语,包括俗语、谚语和歇后语等,兼容了吴江、吴兴、嘉兴特色。
却说吴江语音在平望之东北较为软糯,近乎吴县口音,向西则调性逐渐变硬。而吴兴语系则向东逐渐变软,在震泽南浔间磨合,刚柔相济,形成独特的微观地方语系。当然此中两地还略有差别,甚至一个村,在村南村北和村东村西都还有细微差异。有人戏说平望东北地区人饮的是运河水,而震泽人喝的是天目山下泻的荻塘水,水硬之故也!
震泽语系,自成一体,称之为“西横头话”。
在人称代词上,“我”读作“嗯”,“我们”读作“嗯啊”,“你”读作“囡”,“你们”读作“哪”,震泽、南浔各乡大致相同,仅声调略有出入而已,而“他”读作“伊”,“他们”读作“伊拉”,则又与苏州吴江方言完全相同。
在称谓上震泽人称祖父为爹爹,父亲称为爷爷,异于苏州人之称祖父为阿爹,父亲为爹爹;祖母则称为娘娘,与南浔及吴江各地均相同。称女儿为囡唔,妯娌为伯姆,媳妇为新娘子,亦同于吴江苏州。唯称哥哥为伽伽(gā gā)、舅母为骑姆,又是震泽特有的叫法。
对时间的俗称颇具特色,早晨称为起朝头,或朝起头。中午称为点心,吃中(午)饭称之为吃点心。外地客初到震泽不解其意,往往会闹笑话。相传晚清沪上一名洋行买办来震泽看货采购,与一家丝经行达成一笔巨额交易,事成之后,经行老板欲飨客,说是“请到舍间用点心”。那买办闻之甚是纳闷,以为主人小器。顾名思义,点心者,一客汤团、一碗馄饨、两三茶食之类而已。及至来到丝经行内宅,只见一桌丰盛酒宴早已摆好,太湖水产交错杂陈,让上海客大快朵颐,微酡之际,始悟震泽人所称点心的含义。傍晚称为垂夜快,午夜称为半夜巴,昨夜称为邪勾,亦震泽之特称。
动词中以“落”字出现的频度最高,如落冰雹、落雪、落雨、落沙(尘)、(太阳)落山、落面、落馄饨、落汤团、落年糕、落笔、落款、落水、落船、落市、落葬、落拓等。
“末事”是震泽人用得最广泛的物指代词,泛指一切器皿、用具和食品,甚而一些抽象的事物。经常听到做点末事、拿点末事、搬点末事、吃点末事等。末事究属何物,甚至目睹口尝,始知其详。
时下,民间流传甚广的测雨俗谚“上看初三,下看十六”,其实是源出于震泽,原话为“上看青山,下看日落”。震泽北濒太湖,可远眺洞庭诸峰,晚观湖滨落日,如山色青翠,傍晚霞光万道则来日必定晴好,后来此谚传至各地,青山误为初三,日落误为十六,以讹传讹,流传至今。
习俗谚语“二八(月)勿打灶,正九(月)不搬场”亦源出震泽,原话是“篱笆勿打灶,登久勿搬场”。却说旧时农家茅屋的墙垛,用竹片或细竹竿先编成篱笆,再涂上一层泥土,若是在此泥巴墙旁打灶升火,必酿成火灾。后半句的意思是在一个地方居住久了,对周围环境和邻里甚是熟悉,随遇而安,不思再迁。后来篱笆误传为“二八”,登久误传为“正九”,流传四方,成为陋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