震泽风俗
大桥风情 首页 > 千年春秋 > 震泽风俗 > 大桥风情

  旧时镇区中心,横跨荻塘市河有座气贯长虹、挺拔巍峨之古津梁,名曰底定。该桥桥名源出于《书•禹贡》“三江既入,震泽底定”,与震泽之镇名同出一源。该桥与镇东的禹迹桥和斜桥河内的禹王庙,同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的历史性建筑。
  底定桥与震泽镇一样古老,由于年代久远,初建无考,志载最早的一次重建是南宋淳佑二年(1242),以后历代屡次重建,最后两次是:清乾隆三年(1738)诏发帑(国库银)重建,五十二年(1787),里人蔡振业再修。
  底定桥单也拱形,南北走向,连接市河上下塘岸,气势雄伟,其宽度及高度为震泽镇桥中之最,在江南市镇中亦属罕见,以其体量高大,俗呼为大桥。
  在桥北堍临底定街,此处丝行、经行林立,称之为丝行埭,其他各类老铺名店亦跻身其间,为商业上的风水宝地。北向桥坡连接双向引桥,状如河埠,分导东西客流。南堍桥脚直通南横街,另在桥坡还剩七八级石阶处,筑成桥台,向西延伸约十余米,再拾级而下,以分流西去下塘的行客,称为旱桥。旱桥与街面平行而高出于街面,构筑时独具匠心。
  底定桥处于镇区地理中心位置,登临桥面远眺,四望皆景,两岸市廛尽入眼底。
  大桥桥身宽阔,竟至能在桥面上开店设铺。昔时在桥面上搭棚挑檐开了白铁作、水果店、皮鞋店、百货店、鲜肉店、土丝行、帽子店和灯笼店等好几家铺子。南坡旱桥上,清末设有钱兑店(碎银子兑成铜钱)、银匠店、糕团店和馄饨店等。桥即是街,街即是桥,桥街不分,大桥成为震泽商业区的亮点,熙来攘往,人气极旺。清晨农民上街,先得在桥坡上抢占半级之地,摆出自产的蔬果禽蛋,点心摊档亦上了桥面吆喝招徕。商事活动自桥面延伸到两堍街面,甘蔗摊、地货摊、香烟摊、爆冻米摊、丝网摊、竹器摊、农具摊、秧苗摊、皮匠摊、铜匠担、箍桶担等充斥其中,五花八门,百货联营阗,物倾东西。桥下则渔舟划子船等毕集,虾蟹鱼鳖蚌蚬等活水河鲜罗陈,吊下竹篮,满篮鲜活蹦跳的水产立等可拎。桥、街、河构成三个层面的立体商事繁华图。
  整个上午,大桥附近市声不绝,甚为喧闹。桥面上街衢上人满为患,摩肩接踵,前胸贴后背,俗称为“推背脊”。水中则舟楫塞港,首尾相接,可谓依水成街,傍河成市。
  平日里撑起大阳伞的拔牙游医、戴墨镜的瞎子算命、叫卖梨膏糖的“小热昏”、打拳头卖膏药的武术表演者亦混迹其间。若遇庙会或过节,游行队伍必定行至大桥,尽兴表演各类说唱和杂耍。旧时中元节(旧历七月十五日,俗称七月半节)则要在大桥脚下搭台打蘸,大做法事,于是诵经吟佛、鼓乐吹打,响彻晨昏。
  大桥成为看热闹、轧闹猛之所在,无怪乎震泽本地人一日数顾,外地客商到震泽也必定要去观光一番,否则枉虚震泽之行。
  解放初期,各类文娱宣传活动如扭秧歌、活报剧等街头演出活动亦在大桥头举行。1971年因镇区通车改建道路,大桥被拆除,改建成水泥桥,景观有所改变,但其传统影响不衰,热闹如前,注入了新的时代活力。